华语乐坛的一次“地震”和“洗牌”

转帖: 新浪|微博新浪 百度|Hi空间百度 开心网开心 校内|人人网人人 豆瓣网豆瓣 搜狐|白社会搜狐 淘宝|淘江湖淘宝
1 F  发表于 2008-9-22 09:09 | 只看该作者 | 倒序看帖 | 跳转到 »

  上起:许巍、蔡依林、孙燕姿,这些原来签约EMI的歌手,下一个东家是谁还是个谜

  数字音乐消费浪潮在全球汹涌,可是传统唱片巨头们对此还没有及时作出反应,他们仍在花巨资制作和推销实体唱片,而实体唱片的销售收入已经不能抵消唱片公司的支出。比如,EMI全球的收入在过去5年里持续下滑,2007年无奈地被英国私募基金泰丰资本收购,新上任的老板立刻宣布了裁员和重新定位资产的计划,其在泰国和新加坡等地的经营业务陆续被终止,日前,又轮到了中国市场:EMI与TYPHOON唱片发布联合声明,前任EMI亚洲区总裁郑东汉以TYPHOON GROUP总裁的身份与EMI总公司达成协议,斥9位数巨资收购EMI在大中华区的所有股份。EMI中华区、金牌娱乐以及大风音乐整合重组,成立一个全新的音乐公司“金牌大风音乐集团公司”。

  国际唱片巨头EMI退出华语市场,是华语乐坛的一次“地震”和“洗牌”。乐观者称颂着第一家由国际大唱片公司转型的华人音乐集团“金牌大风”的诞生;悲观者却感受到了唇亡齿寒:娱乐当道,音乐将慢慢式微吗?

  两岸音乐市场殊途同归

  EMI唱片与SONY唱片、华纳唱片、环球唱片、BMG唱片曾经号称“五大唱片公司”(由于SONY和BMG的合并现称“四大公司”)。EMI总部设在英国伦敦,拥有各国顶尖音乐人,全球都设立有分公司。EMI百代进入中国始于本世纪20年代,曾落户上海,诸如周璇、胡蝶、龚秋霞等中国昔日巨星以及聂耳、冼星海等进步音乐家云集EMI。本世纪90年代,EMI百代更是在亚洲和华语乐坛蓬勃发展。王菲、那英、张宇、伍思凯等音乐人纷纷加盟并屡创佳绩。目前还拥有陶喆、蔡依林、张惠妹、萧亚轩、胡彦斌、花儿乐队、许巍等多位华语音乐人的唱片合约。

  台湾唱片市场曾经动辄就能卖五六十万张,如今卖过了5万张就可以开庆功会;在香港,唱片能卖个几千张已经算佳绩;而中国内地的传统唱片销售市场近30年来基本没有形成,现在却已经直接过渡到了音乐的网络时代。面对“听歌不用花钱”的华语市场,始终适应不了的EMI最终选择了放弃。

  上世纪90年代港台音乐在内地市场战无不胜,但最近两三年来内地选秀偶像们批量崛起,虽然存在各种问题和争议,但不可否认的是,李宇春、周笔畅、陈楚生、BOBO组合、李易峰等确实分流了曾经只认港台艺人的粉丝群体,相较之下,港台音乐新人后继乏力。而EMI公司主要经营的艺人大部分为港台艺人,粉丝群体的分流导致了EMI旗下偶像艺人专辑以及其他周边产品销售的降低。

  殊途同归。两岸的音乐市场如今走到了同一个困局,华语歌手们大多依靠商演、广告和接拍影视剧赚钱。现在唱片公司的主流收入是艺人经纪,公司靠商演和个唱的收入来维持收支平衡,再给歌手出新的唱片。对于EMI来说,必须花大量成本保证一张唱片的品质是毋庸置疑的,比如造型、设计、用料等都要最好的,但谈到公司的利润却有苦难言。这也是目前每一家传统唱片公司都要面对的棘手问题。大大小小的本土唱片公司,如太合麦田、华谊和英皇,迅速地转为了经纪公司,国际唱片巨头们显然不太可能转型或者转不了这么快。

  华语音乐版图面临变局

  1997年,刘欢签约五大国际唱片公司之一的索尼音乐,标志着第一家真正国际化的唱片公司进军内地,也宣告了内地流行音乐与国际流行乐坛的正式接轨。随后BMG、华纳和EMI纷纷进入中国内地流行音乐市场。他们致力于发掘中国内地原创音乐,在其雄厚的资金背景下,掀起了新一轮“造星”运动,李泉、丁薇、朴树、老狼、汪峰、郑钧、韩磊、毛宁、金海心、黄征等冉冉升起……

  近10年来,EMI百代凭借陶喆、张惠妹、孙燕姿、蔡依林、许巍等一线艺人在港台地区及内地站稳了脚跟。很长时间,EMI百代的大中华区“一把手”都是洋面孔。如今,郑东汉作为一位华人成功收购EMI,令这个国际唱片巨鳄的“肤色”由“白”变“黄”,在国际唱片市场引发了不小的震动。事实上,EMI总裁在签约后也表示,华语音乐虽然面临盗版盛行等挑战,但仍然是令人兴奋的市场,有更长期的成长潜力,因为“它背后有着占全球人口1/4的听众”。

  以前,向来只有国际唱片巨头吞食内地小唱片公司的份儿,如今,EMI百代中国区业务被郑东汉一举拿下,对其他国际公司起到了敲山震虎的效果。种种迹象显示,维持多年的华语音乐版图面临新的变局。

  郑东汉曾先后在宝丽金、环球、百代等公司任核心管理者,深谙这些国际“大船”在中国市场上“调头不便”的劣势,此番采取兼并方式建立自己的厂牌,意在掀起华语音乐革新的风云。据悉,新成立的金牌大风公司将开展艺人管理、演唱会、唱片制作和电影制作四方面的业务,由原来的实体唱片过渡到在数字音乐方面发展,立足于计算机、手机等新媒体音乐平台,顺应消费者聆听音乐的方式更多样化的根本趋势,让音乐真正做到“无所不在”。

  音乐产业需要建立新规则

  业内人士认为,EMI出售大中华区,并不代表EMI的日子比其他几大唱片公司难过;换言之,其他几家公司并不比EMI处境好。EMI大中华区目前还拥有陶喆、蔡依林、张惠妹、萧亚轩、胡彦斌、花儿乐队、许巍等多位华语音乐人的唱片合约,基础还不错,好歹卖了个大价钱,其他大公司的大中华区也许还卖不了这个价钱。

  有专家分析,“人们往往会以为收购一方是胜利者,而被收购一方是失败者或弱势者。其实,甩开一个包袱不见得是坏事,对长远来说可能是一件好事。”

  我们看到了太多的并购案,发现了一个规律就是,双方没有互补的并购不会成功;双方互补,但是并购后没有整合的公司也不会成功;还有专门为资本运作的并购,也不会在具体业务上取得成功;最后,由于并购而在资本市场获利的公司,并不代表音乐产业从中获利。

  在数字音乐成为潮流的情况下,需要一种新的模式,一种可以适应新形势下低成本运作的模式。而目前几家大公司都是按原来传统商业模式下的配置。现在,如果还按原来模式来运行,怎么做前途都不容乐观。音乐产业的并购,只会让他们在资本市场上有股价溢价的收益,而不会让实际业务的盈利有实质性的改变。对于国内中小唱片公司来说,即使是并购,也离自己还很遥远。

  业内专家认为,传统音乐产业正在萎缩,新的音乐秩序还没有建立起来。并购不是音乐产业的救命稻草,以后并购还会发生,但是如果没有新规则的建立,那么音乐产业依旧是治标不治本。也许,以后音乐产业必须融入娱乐化,把原来单纯的唱片模式进行多元化经营,把音乐融入其他例如游戏、电影等新形式的娱乐形式,以及搭载更多的企业公关活动,才能壮大。

on my way to see my friends who lived a couple blocks away from me as i walked through the subway

 
返回列表